一念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九溪和杨公堤,微熹的角落,一念笑,寂寞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上一回来杭州,是好几年前了。这次特意避开热门景区,住在之江。出租车司机听说要去九溪十八涧,笑得很大声,那地方就是一条道,旁边几条沟,有啥好看的。

进景区以后就开始下雨,断断续续的。漫山遍野的茶树、竹林和溪涧之间,云雾般的水汽缭绕不散。溪水清透见底,沁凉,戏水的人不少,三五成群聚在水势稍缓的浅滩。

路不太好走,鞋子不跟脚,走得很费力。到龙井村的时候赶紧找个地方歇脚。

村里家家都是茶舍,门前溪水淙淙,需要踏过青石板的小桥才能走进院子。院子前有人在炒茶叶,碧绿的叶子在铁锅里翻飞,好看也好闻。

选了一家在山坡上的人家,爬上很高的台阶,一进进向上的院子,石阶边是开得热闹的各种花。只认得凌霄,三三两两落在脚边。

顶上是敞开的院落和一个亭子,选了最里面四面通透的坐处。三面看出去都是茶树漫山遍野的山峰,人在茶树间穿梭,这么远都可以听见欢声笑语。

刚才头顶上密密匝匝的凌霄花,现在就在栏杆外,瀑布一样垂下去。

主人拿来明前龙井,葫芦的滤茶器上了年头,天然的光泽和旧物感。茶叶碧绿,一碟小番茄红艳艳的,用溪水浸过。

四面来风,茶香沁入肺腑,口舌生香。

这里是十里琅珰的起点。古时候货郎挑担从钱塘江边道龙井、灵隐循的近路,因为货担上发出叮铃当啷之声而得名,且路途有近十里,因此叫十里琅珰。

还有十里路啊,走不动了,下次吧。

经过西湖白堤的时候,看见密密麻麻的人群,就没了上去走走的想法。倒是沿着杨公堤走了大半日,居然没什么人,安静得不像杭州。

这句有点好笑,杭州该是什么样子?

安静和热闹,是生造的词。它原本的模样,安静或是热闹,本来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。

一路走得虽然累,但是景色一直很好。不管什么时候停下脚,往哪个方向看过去,要么是郁郁葱葱的山林,要么是峰峦如聚粼粼湖面,都很好看。

最让人赞叹的是路两边和路当中的巨大梧桐树,遮天蔽日,将酷热的阳光拦在外头,随身带着的帽子和遮阳伞根本用不到。

小时候的南京也是这样啊,所有的道路都被梧桐树遮着,艳阳或是雨天,它们是最佳的遮挡。

所以印象里,南京虽然是那时的四大火炉城市之一,但是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社会中的各种骗术小故事

君兰妙华

在高危世界扮演圣父[穿书]

绯色世家